教育幼儿,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在家长的协助、引导和监督之下,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一旦幼儿养成习惯,就将决定幼儿的性格,进而决定幼儿一生的命运。
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希望大家能记住:无论你的情感生活,你的事业,你对孩子的教育,都不是一天形成的。
1、好坏习惯对人生的差别影响是决定性的。成功者每到关键时刻,遇到挑战,就想冲上去,想把事情做到底;失败者每到关键时刻就撤下来。幼儿也是一样,当他在生活、学习上有良性的习惯,那么一生的成功都有保障。
2、确立好习惯的标准。作为家长,你一定知道你要给幼儿养成什么好习惯。这需要思考来确定标准。
3、让幼儿从小养成成功者的习惯。自信、勇敢、坚持到底、做事认真、积极思考,这些都是成功者的优良品质。在幼儿小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去培养幼儿的这些特质。
4、为幼儿确立生活原则。在日常生活中,和幼儿确立好原则:“这件事由你来负责,我监督你来完成,我们多长时间内把好习惯养成。”
5、鼓励幼儿反复行为形成习惯。一个习惯的形成是经过不断反复的,这里需要家长有绝对的信心、耐心,允许幼儿失败,允许重犯错误。幼儿需要经过反复的行为、反复的鼓励,最后形成好习惯。
6、巩固和强化已经形成的好习惯。一个好习惯形成,家长必须马上跟进确认,把好习惯巩固。强化、强化再强化,直到他巩固住。
7、家长的榜样作用。如果幼儿发现家长有坏习惯没有改掉,他的坏习惯就不会改掉。孩子发现你有坏习惯和行为,你却不允许他这样做,你的话在他的心中就大打折扣了。
孩子无法养成良好习惯的原因
1、没有榜样。幼儿没有带着不良习惯来到这个世界,他的所有习惯都是后天养成的。家长想让自己的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必须在幼儿的生活里,为他找到可以模仿的榜样。
2、认为好习惯等于痛苦。在幼儿的世界里,什么习惯能给他带来快乐,什么习惯能给他带来痛苦,他经历的感性经验太少,所以他无法根据自己的感受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时,如果成年人向他传达了错误的信息,会贻害他终生。
3、坏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又不知道改变。作为家长必须明白,我们只有做对了动作,幼儿才能改掉身上的缺点和毛病。
4、不良习惯的影响。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会自动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如果一个幼儿在他的童年生活里有反面的榜样,那他学坏就几乎是不可避免了。
5、不正确的思考方法。很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好习惯是自然而然养成的。其实人的好习惯都是精心培养出来的。而坏习惯,由于没有标准,不需要努力练习就会做,所以我们家长必须有绝对的耐心,反复指导幼儿,才能使幼儿养成好习惯。
6、家长的行为没有一贯性。要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家长就必须反复沿着相同的方向做相同的动作才可以。
7、没有改变习惯的动力。家长要想让幼儿改掉不良习惯,就必须先幼儿孩子身上的优点,让他觉得自己很好,自己可以变得更好,这样他才能产生自我完善的欲望,由此产生改掉旧习惯的动力。
8、家长的反强化作用。当幼儿身上有了不良习惯的时候,很多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马上就反应在嘴上。先是不厌其烦地批评。发现批评不管用,就开始升级为打骂。这恰恰起到了反强化的作用。家长越是批评,幼儿就越是改不掉旧习惯,等于在强化幼儿的旧习惯。
江宁区顺达双幼儿园保健室宣
2017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