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见意外事故及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1/16 13:16:17 作者:施小琴 浏览量:1648次
幼儿生性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但因为身体和谐性比较差,缺乏自我掩护意识,因此经常会发生如摔倒、烫伤、骨折等突发意外事件,那么在面对这些突发意外产生应该怎么去处理呢?
一.鼻出血
若搞不清楚孩子的哪侧鼻出血时用食指和拇指两个手指捏紧幼儿鼻的两侧鼻翼让孩子用口呼吸,按压2-5分钟后即可止血,然后用干净的毛巾帮其清洗干净。
二.烫伤
脱离烧烫伤源立即用冷水浸冲20-30分钟局部降温,对于轻度烫伤经冷水冲洗后涂点红花油或京万红即可。对烧烫伤面积较大的,不要随便直接撕扯幼儿衣服,先用剪刀慢慢剪开衣服用干净的床单或消毒过的纱布包裹送往医院。接触化学物品被强酸或强碱灼伤先用冷水冲洗再送往就近医院。
三.骨折
对于闭合性骨折先用棍棒或木版固定受伤的部位再及时送到医院处理。对开放性骨折先在伤口处覆盖消毒过的敷料或纱布包扎伤口止血后再送往医院。
四.异物
(1)鼻腔异物
用手紧按孩子无异物的鼻孔让孩子打喷嚏,若异物在鼻腔时已扩胀或用上述方法排不出应去医院取出切不可自行挖取。
(2) 耳部异物
1.植物性异物:对体积小的可让孩子头歪向异物侧,单脚跳使其自行脱落。
2.动物性异物:可用手电筒放在耳边诱虫子自行爬出,若无效时应去医院。
3.对体积大的异物或在耳中膨胀的物体要及时送医院取出。
(3)眼部异物
1.千万不能让孩子用手揉眼睛以免擦伤角膜,要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再拭去异物。
2.若异物嵌入角膜时要立即送医院处理。
(4)咽喉部异物
1.对细小的鱼骨刺可试食用米醋软化,骨刺粗大的要送到医院处理,不能随意让孩子吃米饭或馒头强行把异物带下去。
2.较大的异物卡在咽喉部时会造成呼吸困难急性喉梗阻引起窒息。发现孩子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将小儿抱起,让其低头拍打孩子的后背借助振动使异物咳出或改变位置,再急送就近医院处理。
五.触电
幼儿发生触电时先切断电路,再用木棍竹竿等不导电的物体去挑开电源,切不可直接用手去拉已触电的孩子已防自己也触电。
六.发烧
幼儿的正常体温是36-37◦C,低热37.1-37.9◦C,中度发热.38-38.9◦C,高热39-41◦C
发现幼儿发烧现象最好去医院治疗。因为有的孩子发高烧时易出现惊厥现象,其特点是孩子脸色苍白、呼吸困难、脉搏较弱、神志不清、瞳孔放大,有时脸部会出现淤点。
七.扭伤
轻微的扭伤可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块敷于伤处,也可用红花油吐沫于扭伤处。若扭伤严重出现肿胀或淤血时,不可让幼儿走动,要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对四肢某个部位的严重扭伤,可先用绷带等在扭伤的上下部位做固定包扎处理。
八.割伤
若创伤较小的伤口内又无异物时,用创口贴即可;若是金属、玻璃等异物,则需将异物清理干净后对伤口做消毒处理。割伤严重流血过多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包扎,可在伤口靠近心脏的方向用绳带等物系紧,并立即将患儿送往医院治疗。若幼儿的手指被利器割断,要保护好断指,将断指放入容器中连同幼儿一起及时送往医院治疗。